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经纬>>正文
如何培养“上得了讲台,玩得转实训”的“工匠之师”?
2020-06-05 09:10   工人日报 审核人:

“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到今年政府报告再提高职院校扩招,佛山市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代表,感受到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更多学生走进职校大门,也需要职教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019年,国家先后出台“硬核”政策加速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都是改革方向。

受访代表委员指出,目前“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仍存瓶颈,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对“双师型”职教资格的认定标准和准入机制。

不愿分散精力“两头发力”

“培养出企业‘用着顺手’的学生,离不开‘上得了讲台,玩得转实训’的好老师。”杨珍代表口中兼具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好老师”,说的就是“双师型”教师。

杨珍代表告诉记者,在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估时,对“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有硬性规定。

但在现实中,一些职校教师却对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不热心。

“目前职校老师在评职称时,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序列,成为‘双师型’后,在评职称和职业晋升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解释说,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只要一方面“拔尖”就可以晋职称,这就导致一些在校教师不愿意分散精力“两头发力”,“宁愿多发论文、多搞点项目”。

杨珍代表建议,尽快落实对“双师型”教师在待遇提升、职称评定、职业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的政策,增强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吸引力。

“政策出台后,还需要有相应的检查措施保障文件落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委员建议,以省为单位进行督导,确保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评价体系时有利于建设“双师型”教师。

教磨具的老师拿着会计证

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准入机制缺乏统一标准。

“这主要涉及谁来认定、如何认定、认定结果谁来鉴定的问题。”杨珍代表进一步解释说,目前,职教师资资格认定参照的主要是《教师资格条例》及《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这些文件对于职教教师取得教师资格仅在学历上进行了明确要求,需达到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而对于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资格并没有硬性要求。

“这就会出现教磨具的老师,拿着与所教专业并不对口的会计证,也能被评为‘双师型’。”许玲委员指出,目前,各地各学校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认定“双师型”,没有统一标准,也就没有了横向的可比性。

许玲委员建议,在构建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时,突出强调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这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也是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准”。

明确认定机构和标准

2019年,国家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均明确,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

那么,“双师型”职教师资在培养、任用与专业发展上的瓶颈究竟该如何打破?

代表委员呼吁,明确认定“双师型”的机构,以及不同教育层次、不同专业对“双师型”种类与水平的界定。

杨珍代表建议,设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人社部门、企业行业三方代表组成的资格认定机构。认定时,不能仅凭书面材料和证书,还要对实践教学水平“现场考、实地评”。

“对应用型本科、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有区分度,不能一刀切。”许玲委员表示,中职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高职与本科属于高等教育,虽然都有“职业性”特点,但是对师资队伍要求并不同,应进一步细化政策。

苏华委员建议,对教师培训课程作出具体规定,实施以教师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职前培养”和“职中培养”的全过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特别要重视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实效性,不能走过场,加大对职教教师“技能”考核的力度。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