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指网民在长期的网络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他们网络行为的心理因素。今年是我国接入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我国互联网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制度规范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均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专属于互联网领域内的网络文化也在这20年中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发展特征,而剖析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征则要从网络传播的基本过程中去探寻,即由谁创造了网络文化,创造了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以及如何传播网络文化。具体来讲,我国网络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态势。
传播主体由精英文化向草根文化转变
在Web1.0时代,互联网内容的提供主要源自各大网站,是典型的单向型信息传播模式,信息发布者也就是社会精英牢牢把握着话语权,决定了受众接收的信息内容。例如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四大门户网站中的信息一般由网站编辑“把关”发布,网民与信息提供者以及网民之间很难产生互动。而到了Web2.0时代,随着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模式的诞生,社会精英的网络话语权被大大削弱,普通用户,也就是草根,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上传信息,成为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网络交互性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诞生,为草根主体主动发声提供了平台。以“7∙23”甬温动车事故为例,普通民众借助微博的传播优势将无数细小声音聚合成奔腾激昂的巨大力量,步步逼近事件真相。事故发生4分钟后,乘客@袁小芫微博发布第一条消息,称动车紧急停车、停电并有两次强烈撞击。此条微博比新华社21点39分发布的第一条动车追尾事故的消息早一个多小时。事故发生13分钟后,乘客@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转发量突破10万,2小时后该名网友获救。这种“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不受限制的信息传播是草根文化的生动诠释。事实上,传播主体从社会精英向草根的换位,体现了人人平等这一人类社会的朴素理念,要让人人都可以发声,尊重社会底层的广泛民意。
传播主体的换位也意味着原有精英文化的解构与新兴草根文化的建构。具体来讲,草根主体会对精英主体所建构的网络文化进行对抗式的颠覆亦或是包容式的改良,以符合自身身份属性的特质以及所属群体的目标期待。就颠覆而言,草根主体参差不齐,崇尚个性与自我表达,反传统而标新立异,充满叛逆精神。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与互动性保证他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的情绪宣泄出来或是将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想法诉说出来,建构出一套符合他们内心向往,与时尚潮流接轨的话语体系。微博上发出的“杜甫很忙”恶搞涂鸦插图,使成名1200多年前的“诗圣”杜甫一下子又成为“微博红人”,用网友的话说,“子美真是个居家好男人”。其实,孔子、李白、辛弃疾、韩愈等文化名人也没能逃过恶搞涂鸦的“劫难”,这股风潮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改良,草根主体不等于“破坏主体”,他们有着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切感悟,纵然愤世嫉俗,但原因在于现实状况与心中梦想相距甚远,他们希望通过“草根”的方式来助推现实的变革,可以说是在理性包容基础上的诉求表达。
除了技术上的推动外,更为重要的是包含着最广泛的基层民众这一庞大群体的诉求与希冀。
传播内容呈现主流文化逐渐与亚文化共容的景象
一直以来,我国的媒介话语体系是以宣传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法制与秩序为主,也就是社会主流文化,它强调公民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可与支持,并以此约束和指引公民的社会行为。但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网络上,主流文化常常以灌输、宣传的方式,生硬地呈现给民众,因此,主流文化的传播有效性比较低,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而另外,年轻一代是网络参与的主体,由年轻网民在网络实践过程中所逐渐积淀下来的非主流文化,俗称亚文化,迅速抢占了整个网络舆论场,并扩散至现实领域。事实上,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文化现象,由于其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力往往比主流文化更大,也能赋予人可以辨别身份属性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在互联网时代,“屌丝”这一网络语言就是一种具有夸张与扭曲特征的网络亚文化。自称“屌丝”的青年网民往往以各方面存在明显优势的“高帅富”群体为参照,常使用“穷、丑、矮、矬”来描绘自己。在他们眼中,爱情上是“女神的备胎”,生活中是“奴才命”,未来发展会“永无翻身之日”。应该说,“屌丝”是青年网民寻求建构其独立语言部落与社会角色认同的一种个性化网络语言。
亚文化的出现从宏观上来讲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多年实践,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塑造了具有强烈主观意愿,敢于“我型我塑”的新一代,微观上则是因为网络的虚拟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实现心灵释放的场域,并且越是另类就越能引来他人的围观,从而满足“聚光灯下的骄傲”,实现个性的张扬。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淫秽色情、血腥暴力、封建迷信以及其他违反法律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的亚文化,本质上,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只是文化的不同表现形
式。人们应该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态度客观看待这一新型文化形式。何况,网络亚文化具备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显著特征,传播效果远胜于主流文化,也更容易打动年轻人的心。其实,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应该在互联网上和谐共存、共生共容。亚文化是网民的主动创造,主流文化是维持社会良性运行的有效保障,二者的和谐共处实际上是社会稳定性与社会活力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网络亚文化的表达方式对于改进主流文化传播,提高其传播有效性大有助益。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这一连串“最美”都是网络传递主流文化的典型。主流文化本不过时,但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的确不能使人满意,借用好网络亚文化的有效表达方式来提高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仅有助于现阶段网络及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更重要的在于未来。如果一个社会只有亚文化而没有主流文化,那无论是网络的虚拟社会还是现实的社会实体都将是没有精神寄托,没有力量源泉的,终究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播主体的草根化一定程度上会带动传播内容的亚文化,而草根化与亚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多元传播渠道带来由个体文化向圈子文化的跨越
个体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网民个体在网络上的自我行为文化,虚拟性强而互动性低,网络活动主要以浏览网页为主。而随着论坛、群组、豆瓣、微信等新媒体的诞生,网络文化出现了由单独个体文化向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圈子文化的转型。
个体文化向圈子文化跨越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出于对现实生活的需要。依据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圈子中的人们更容易与他人联系,实现快速交友,从而形成“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使各种虚拟社区越来越像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圈。例如豆瓣网,它的小众聚合是以文化产品的评论内容为载体,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起来,让他们建立起自我展示的平台,提供给他们挖掘、管理、记录个人兴趣爱好的空间。这有助于提高用户之间的情感忠诚度,打破彼此间心理隔阂。其次,圈子文化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符合网民的心理期待。正是因为圈子文化的典型特征是熟人社会,所以圈子中的信息会更加可靠,不仅是因为它会经过圈子中的其他人的筛查与过滤,而且在熟人社会中欺骗所需要付出的高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虚假信息出现的概率。在美国,由54位社区居民于2011年10月联合创建的网站“邻里之间”就是一个真实的信息交流平台。真实的信息与便捷的互动方式能够增进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创造一个友好、安全的生活环境,例如寻找失踪小狗,推荐餐馆、医院、保姆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解决,俨然就是一个社区网络圈子。不论在何时何处,人们都能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这就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另外,圈子中的信息也会更具针对性,在帮助网民提高信息搜索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海量化与碎片化信息带给他们的烦躁。仍以豆瓣网为例,用户不仅可以随时记录读书心得、观影体验以及各种评论,而且所有内容的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自己决定,同时,用户可以看到他人的推荐,网站也会运用相关数据分析进行推荐,以最大限度发挥网站的内容聚合能力。最后,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圈子文化符合人的社会性本质。网络之中各式各样的圈子为网民提供了虚拟世界中的真实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网民会摘掉“面具”,敢于吐露心声,主动交流讨论,获得安全感、责任感与归属感,并且在此基础上,圈子中的网民之间会建立起强大的纽带,彼此之间更加信任,而整个圈子也会更加稳定。实际上,许多生活中的圈子会移植到网络中,如班级的微信群,同一工作单位或是来自同乡的农民工的QQ群。这类圈子就具备鲜明的稳定性。
社会化媒体对圈子文化形成的意义不仅在于消除了地理隔离,降低了沟通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此外,原子化的都市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社会关系逐渐被割裂,而社会化媒体建构的虚拟社区可以让人们将孤立、零散的时间有效利用,整合成为丰厚的社会资产。维基百科的成长见证了这样的奇迹——普通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创造出一部真正的电子百科全书。为维基贡献过脑力和体力的人们被称为“维基作者”,是穿越时空的智慧共同体。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沙皇退位、个人抬头,消解中心主义”的时代。一个一个网络趣缘群体就成为了网络的鲜明特色。
通过对三种发展态势的分析,可以说,草根文化与亚文化是圈子文化的具体表现,而圈子文化是草根文化与亚文化的重要保障,它会对二者的勃兴起到助推作用。
总体来讲,从网络文化发展的三个态势可以看出,技术手段的革新对于网络文化的革新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网络文化的形成主要还是在于网民的网络实践。网民的网络实践是一种自发行为,是内心诉求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因此,对于网络文化的未来发展,只要在不违背国家法律与人类伦理道德的前提下,我们就应该善待网络文化、善用网络文化、善管网络文化,积极营造有利于网络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促进网络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因为对网络文化的尊重就是对网民的尊重,对网民行为的尊重,对社情民意的尊重。(人民日报: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