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
深化“1+X”改革 培养BIM创新创业人才
范国辉
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建筑工程学院聚焦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基于“1+X”BIM证书制度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三优化、三改革、三加强”的实施举措,提升BIM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优化“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BIM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多形态”教学方法,改革“新形态一体化”BIM教材,改革“结构化”教师团队,加强“多功能”BIM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理实一体化”BIM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内外结合”BIM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优化“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建筑信息化产业链和供应链,契合BIM职业岗位群,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依据BIM技能考核标准,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考核评价、创新创业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教学标准与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互对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融合,探索学历证书与BIM技能等级证书融通。
优化“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模块、专业群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等5个方面,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融入法、接口法、单列法、混合法等,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BIM证书考核内容互融互通。
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BIM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虚拟仿真、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采用汇报、交流、分享、展示等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改革“多形态”教学方法。探索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参与性,积极推动课堂革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改革“新形态一体化”BIM教材。广泛选用优质规划教材,建立高质量的BIM教材数据库,并及时更新。配套数字化教材资源,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内容。集中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BIM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突出教材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改革“结构化”教师团队。依据BIM证书所包含的建模、设计、设备、结构、管理、综合等模块,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组织开展BIM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培训,提升教学技术水平。定期到企业实践,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开展教学流程重构、课程结构再造,提升教学开发水平。适时开展教学诊断评价,提升团队的教学评价水平。
加强“多功能”BIM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设BIM公共基础教学实训区、BIM专业群基础教学实训区、BIM专业模块实训区、BIM专业拓展模块实训区、综合实践模块实训区、创新创业综合训练区,构建与BIM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功能BIM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理实一体化”BIM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国家、省、校”三级学生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切实提高BIM实践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内外结合”BIM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依托校内诊改平台,从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5个维度,开展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依托第三方评价机构,从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综合满意度、岗位对口率、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价。
通过BI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成精品在线开放国家级别课程一门、省级课程一门;建成省级教学资源库一个;获评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门、省级立体化教材一门;学生参加BIM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建设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一个。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批BIM技术人才,切实提升了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创新创业取得新的突破,先后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一项、省级一等奖10余项。2021年,范印等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项目“乡村规划小飞侠”,顺利进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针对传统乡村规划建模工艺模型失真、生产效率低、精度低等市场痛点,团队成员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与遥感技术,研发了无人机智能实景三维建模设计内外业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从无人机航线规划到无人机照片采集,再到模型生成的一键式操作流程,该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模型产品精度高、计算机集群化建模、二三维联动设计等特点,提高了乡村实景三维建模效率和质量,节约了建模成本。着力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