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勇: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逻辑

作者: 时间:2018-01-23 点击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老百姓对教育的新期待核心是质量和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首要任务,是全球教育政策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国际社会倡导的共同教育目标,是维护全人类共同核心利益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招。提高教育质量,有必要廓清相关主体的行动逻辑。 政府——

发挥保障主体作用

政府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主体,需要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确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项目,健全科学教育评价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保障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正在形成:既不能以教育发展替代教育质量,也不能以教育投入替代教育质量,更不能以局部亮点替代整体质量。既不能用包装伪装质量,也不能为短期效应牺牲长期质量,更不能以怠政、庸政和懒政的态度漠视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可持续的教育质量观,既要着眼提高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也要提高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重点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既要提高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要提高全国所有地区的教育质量,重点是提高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既要为所有人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也要让每个学生接受适切的教育,重点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扶贫。

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深刻剖析教育病理,还原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根据轻重缓急精选优先项目。优先顺序影响着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决定着学习者能否从教育中真正受益。对于教育质量而言,第一要素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其次是学校管理水平,再其次是基础设施。要把主要精力和重点资源用于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加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教育家办学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减少对学校过多干预,破除影响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等核心问题。

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不能让教育行政化将学校异化为行政衍生机构,也不能让学校公司化将学校异化为商业性公司。要树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完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完整、有效、规范的质量监控制度。虽然这些年绿色评价已经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风向标,但唯分数论、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倾向在部分地区依然比较突出。为此,政府可以试行学校发展档案袋制度,综合学校发展重要指标,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师发展状况、学校管理水平等,持续收集学校发展大数据,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学校——

发挥责任主体作用

学校是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支持。学校需要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重教转向重学,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学习时代,以传授间接经验见长的学校教育,应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单靠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难以形成对学生有吸引力、有高价值的影响。学校只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学习者的个体性、终身性、全民性教育需求,不可能全部在学校得到满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课堂,更多的学习发生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当中。学校必须面向外部世界开门办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不同场域为学生增长才干;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枢纽作用,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营造良好家校、社会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创设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生活情境,定期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和社会公益活动;统筹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立体课程体系。

学校教育的优势应是拥有一批专职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具有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超的人际智力,经历多岗位历练且充分社会化。只有这样,才更有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人际智能,增强学生坚韧不拔和屡败屡战的意志力。

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是教育质量的本质属性,但不能以统一性和标准化取代多样性和特色化。学生千姿百态、学校特色鲜明,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支持的,学生群体拥有不同的家庭经济文化背景,若以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工业化办学思维,则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必须研究每位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习惯、智力、爱好、情绪、意志等个性特征,为学生提供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帮助他们成就人格。

学生——

发挥行动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育质量的行动主体,是教育质量的直接体验者和最终受益人。学生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全面理解学习内涵,从分数竞争转向共同成长。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应从他控走向自控,发现并保持自己的兴趣,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博闻广识、审思明辨的基础上学会选择,确定专业、职业和人生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直接经验的优势,积极寻找机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把终身学习作为首选的生活方式,不仅做知识的消费者和传播者,更要做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学习改变自我,也改变世界。文凭学历更多时候只是生活的装饰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考试分数远不等于学生综合素质,单靠考试分数无法应对人生进退起伏。学习的目的不是淘汰他人成就自己,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团队精神、小组学习及合作性学习更值得提倡。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主要是通过与他人自由相处中获得发展和传承的。所以,改变学习方式,可以提升自由的思想、勇敢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自身和他人情绪,懂得自我激励,更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

作者:张家勇,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2日05版

版权所有: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

新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健康路666号 邮编:473000